8月2日,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發布《2018-2020年全國惡臭/異味污染投訴分析》,詳細分析了公共空氣污染投訴比例更高的惡臭問題分類,其中許多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本報告的數據來源是生態環境部應急中心提供的生態環境投訴報告管理平臺的數據。應該說,它非常權威,可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環保圈》分析總結了幾條規則供讀者參考。
餐飲垃圾處理規定
對家庭產生的少量廚房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將廚房垃圾的資源管理與合理利用相結合;利用果樹種植業消耗厭氧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沼氣液和沼氣渣,實現廚房垃圾的充分利用和生態循環。也就是說,利用廚房垃圾處理設備實現資源回收和可持續發展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費可按重量或收集容器體積計量。噸桶轉換的參考標準為0.9噸/立方米。非居民廚余垃圾生產單位為支付主體,垃圾運輸單位為收費主體。雙方按廚余垃圾生產和政府定價(300元/噸,120L桶33元/桶)收取處理費。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處理費的結算方式,可以根據往年的生產預收費用,然后根據實際生產多退少補,也可以結轉到明年。
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廣泛應用于酒店、賓館、商業綜合體、住宅小區、家庭廚房、菜市場、食品加工廠等場景。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的整個處理過程無公害,不存在二次污染。符合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就地處理的原則。
鼓勵各地區建立非居民餐廚垃圾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合理確定額度和檔案,拉大價差,體現獎懲,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激勵約束作用,促進垃圾來源的減少。二是完善非居民餐廚垃圾收集、處置管理,逐步實現運輸機制和運輸機制,實現企業化運輸機制。建立非法餐廚垃圾處理和運輸機制。在此基礎上,要盡快實現餐廚垃圾處理。加強對其他城市餐廚垃圾的非法處理。
為此,《指導意見》提出:一是實行計量收費,逐步建立超定額累進加價機制。明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賓館、飯店等相關企業在餐飲加工、餐飲服務、單位餐飲等活動中產生的餐廚垃圾(即非居民餐廚垃圾),按照產生者付費的原則,建立健全計量收費機制。
垃圾分類,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分類?這樣的靈魂折磨了18年。2000年,中國開啟了家庭垃圾分類收集的序幕。上海是中國八大試點城市之一。從那時起,上海的垃圾分類標準已經改變了六個版本!2014年,《上海市促進家庭垃圾分類減少辦法》頒布,確定了干垃圾、濕垃圾、可回收材料和有害垃圾,這是上海市民今天使用的標準。雖然有標準,但與其他地區一樣,上海仍處于喊口號階段,宣傳力度不強。
金球環保生產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具有技術新穎、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堅固耐用等特點。該設備產生出來的廢渣可以直接用作有機肥的原料。我們生產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具有自己的專利。我們餐廚垃圾處理設備使用的生物降解菌種獲得數個專利。金球環保擁有萬余平的生產廠房和兩千多平的辦公場所,設施先進,技術力量雄厚,設有餐廚垃圾研發中心。